专家视点

  • 近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了《成人学习趋势》报告,基于“2023年成人技能调查”对31个国家和经济体约16万名成年人的评估,分析了成人学习领域的最新趋势、挑战和政策建议。技能水平:停滞或下降报告指出,在过去的10年里,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成人技能水平呈现停滞或下降的趋势。芬兰和丹麦在读写能力上实现了显著提升,分别增加了15分和9分,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表现则参差不齐。例如,韩国和新西兰的读写能力得分大幅下降。计算能力的变化趋势则相对积极,有8个国家和地区的平均得分有所提高,其中芬兰和新加坡的提升幅度最大,均增加了17分。然而,立陶宛和波兰的计算能力却出现了明显下滑,反映出技能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项目组分析称,成人技能水平的停滞或下降不仅影响个人职业发展,还可能加剧社会不平等。技能是驱动就业和提升薪资水平的关键因素,计算能力每提高一个标准差,就业概率就会增加1%,薪资则增长9%。因此,提升成人技能水平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和维护社会公平具有重要意义。学习参与度:差异显著报告显示,成人学习参与度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在芬兰、挪威和英国,成人学习参与度较高,而在韩国、以色列等国家和地区,该指标
  • 陆建非上海市欧美同学会顾问上海师大外国语学院教授中国跨文化交际学会上海分会会长众所周知,中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也是最能代表我国的称号,她的英译名叫China,首字母须大写,若小写的话,china便是“瓷器”的英文译名。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china是在瓷器问世之前就存在的英文单词。英语里有个词chinaware,分开来看,此词义为“中国瓦”。凡以土烧制成的陶土器皿,古代皆称“瓦”。China放在ware之前,表明产地,可知China原来无“瓷器”一义。后来省略ware,首字母小写,简称瓷器为china。16和17世纪时也曾出现过chiney、cheny和cheney等拼法,英语可能从波斯语中借用了表示这类瓷器的词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英语译名为: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前面要加定冠词the,首字母要大写,虚词of除外。中国的全称和简称的英语缩写形式分别是:PRC,P.R.China;CN,CHN。英语的中国为China,法语中是Chine,拉丁语则是Sina。这些也是世界上使用频率较高的语言,它们具有一个共同特征,发音都接近汉语的“秦”,所以
  • 陆建非,上海市欧美同学会顾问、上海师大外国语学院教授、中国跨文化交际学会上海分会会长。2月2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与到访的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白宫会晤,一开始,现场氛围还算和谐。所有人坐定后,特朗普首先发言,他向在场的媒体介绍泽连斯基,并称两人是“老相识”,且此前在工作上配合得非常愉快,泽连斯基微笑点头,以礼相待。冠冕堂皇的话,你一句,我一句,持续了40分钟,波澜不惊,略显沉闷。突然,不知咋的,最后10分钟,风云突变,双方语速加快,嗓门提高,吵了起来,像是前40分钟彼此“蓄力憋大招”的一次总爆发。原定的联合记者会以及美乌矿产协议签署仪式等统统被取消……全世界为之震脱了下巴!完整视频有50分钟,笔者仔细看了两遍。在最后不到7分钟的时候,泽连斯基对特朗普说:“……你们有美丽的大洋(隔着欧洲),怎么也感受不到,但你们以后会感受到的(暗指战争带来的问题)……”(...you have nice ocean and you dont feel how but you will feel it in the future...)。其间,泽连斯基甚至还酸酸地连说了两句“God bless you”。众
  • ■石磊 陈挥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为党的作风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和指引。新形势下,要进一步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信仰之源——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伟大建党精神的思想基石,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信仰和政治志向,为党的作风建设提供信仰之源。只有坚持真理,才能确保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符合客观实际,避免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的错误倾向。只有坚守理想,才能确保党员干部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始终保持政治定力,抵御各种错误思潮的侵蚀。价值之源——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伟大建党精神的行动根基,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责任和政治底气,为党的作风建设提供价值之源。只有践行初心,才能确保党员干部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确保党的各项决策和部署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只有担当使命,才能确保党员干部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勇往直前、攻坚克难,确保党的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力量之源——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内驱动力,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勇气和政治风骨,为党的作风建设提供力量之源。只有不怕牺牲,才能确保党员干部在面对生死考验时毫不畏惧、挺身而
  • 仔细想来,我们确然已深陷当代“加速社会”的湍急涡流。周遭总有人感叹“时间怎么越过越快?生活与生命,好像都像装上了涡轮增压,呼啸而去……”事实上,生命的节奏并未加速,只是被裹挟了。汹涌的技术迭代、被便利交通压缩的空间距离、因迅捷工具而奔涌不息的信息过载……种种力量交织,将我们的生命推入一种无休止的匆忙、混乱与失向之中。时间,也因此涣散开来,失去了它本应赋予秩序与力量的从容。德国社会学家哈特穆特·罗萨指出,技术加速正在摧毁人类与时间的共生关系。法国哲学家斯蒂格勒也警告,数字技术正在制造“无产阶级化的时间”,即人类失去感知、体验、创造时间的能力。首当其冲的是我们的教育领域。某地小学生清晨6点被唤醒奔赴“晨读班”,放课后无缝衔接3个兴趣班,深夜伏案完成校内作业至23点——睡眠时间被压缩至不足6小时,生理节律彻底让位于教育流水线,我们不得不承认:教育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时间异化。程颢在《秋日》中写道,“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这句诗传达出只要静下心来观察万物,就能发现它们都有自身的规律和乐趣,人们应与四季变化同步,感受其中的美好。教育也应如此,当用“节气伦理”重新锚定生命的自然节律,让学
  • 语文考试中阅读题选用的文章,连文章作者都无法正确“解析”自己的作品。这样的事情又一次发生了。而且不出意外,这一话题又一次引发全网热议。之所以说“又”,是因为这样的消息已屡见不鲜。网民的讨论主要围绕命题的科学性展开:如果连写作者自己都答不上来,那么命题者设计的答案标准,就很值得怀疑。参考答案成“唯一标准”,合理吗?从阐释学理论和接受美学角度来说,作家的理解未必是阐释自己作品的唯一标准,读者即使从作品得出作家根本无法认同的观点也有价值,这已是文学常识。但显然,这不是讨论的关键。网友们关心的是,凭什么命题者给出的参考答案才是唯一标准,以此引导阅读教学,让学生包括作者本人都要以他们的解读为依据。这样的结果,只能让阅读教学的路越走越窄,让阅读理解变成了机械操作的套路和贴标签的教条。还记得笔者去年跟一位参加了高考的学生聊天。这位学生说,他看到现代散文中有一段描写的主观理解题涉及了想象,还没仔细看文章,头脑中已经跳出“虚实结合”四个字,然后立马写到试卷上。我听后大笑,因为据我了解,这道题的参考答案正有“虚实结合”这一要点。但笔者一阵笑过,还是觉得有点悲哀,接受了阅读教学训练的学生变成如此机械式的条件
  • ■陶庆1839年,《德意志电讯》杂志连载《乌培河谷来信》。这篇批判宗教虔诚主义、揭露资产阶级面貌的通讯材料,一时间掀起巨大的社会反响。这是青年恩格斯基于自身调查研究经历而写下的一篇“试水”之作。17岁时,恩格斯到父亲的公司当办事员,在业余时间练习写作并投稿。在《乌培河谷来信》中,青年恩格斯对这一区域普通人的生产生活、宗教信仰、学校教育等情况等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观察与记录,展现出关注现实、关爱他人等天赋。他以卓尔不群的独立思考和深邃洞察,批判了宗教虔诚主义与资产阶级合谋为剥削辩护的现实。文章刊发后,引发一系列反响。有杂志予以好评,但也有人进行无理抨击。恩格斯解释,《乌培河谷来信》是通过自己的亲身调查,根据真材实料所作出的描述和分析,是无可辩驳的科学分析。他奉劝那些凭空捏造,罔顾事实的人,要多去实地调查后才有发言权:“我在乌培河谷度过的时间大概比您多一倍;我在爱北斐特和巴门住过,并且具备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去仔细观察各阶层的生活。”在欧洲,恩格斯把调查研究作为自己对所观察事物拥有“发言权”和“决策权”的有力支撑;在中国,毛泽东则进一步把调查研究上升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层面进行哲学思考,并逐步形成具
  •   “嚓”的一声,从裤子口袋里掏出火柴点燃,借着这一点微光,他一步步地摸索着下了楼梯,再穿过暗沉沉的大半个校园,回到自己的蜗居小家。此时已是凌晨一点左右,妻子和女儿早已进入梦乡。唐力行向我描述他当年写作《商人与中国近世社会》时的场景,就像电影镜头一般,深深地刻在我的脑子里。他借用一位前同事临时空置的房子,在完成白天的教学工作之后,每晚来这里写作到半夜。酷暑炎热时,头顶的吊扇不太管用,他就接上一盆自来水,泼在水泥地上辅助降温,然后光着膀子坐在桌前,开始一个字一个字地在稿纸上写作。那是上世纪80年代后期,彼时的他,从安徽东至县五七大学调到安徽师大工作不过数年的时间。  1993年,《商人与中国近世社会》在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此后,该书先后由香港中华书局和台湾、北京商务印书馆等印行多个版本,并成为海内外不少高校研究生的专用教材,获“江苏省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和“华东地区第八届优秀政治理论图书一等奖”。2017年,该书被收入商务印书馆“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我手头的这本,版权页上显示为这一版本的“2022年第3次印刷”。  2025年的春夏之交,我在风景秀丽、满目苍翠的中国美院